新闻中心
News
詹姆斯与特朗普的赛场外交锋如何重塑体坛话语权
在职业体育的宏大叙事中,赛场上的胜负往往只是冰山一角,场外的声音、政治立场的碰撞、社会议题的介入,正日益成为塑造体育传奇的另一片战场,回顾过去十年,NBA巨星勒布朗·詹姆斯与前总统唐纳德·特朗普之间持续不断的公开交锋,不仅折射出美国体坛与政治纠葛的复杂性,更成为一代运动员社会参与精神的标志性注脚,这场始于2015年、贯穿至2025年的漫长“对峙”,早已超越个人恩怨的范畴,演变为关于种族平等、公民权利与运动员话语权的时代对话。

缘起:从“冠军拒访”到政治立场的分水岭
2015年,当特朗普尚未入主白宫时,詹姆斯已通过社交媒体对其争议性言论提出质疑,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2017年9月,特朗普在阿拉巴马州的一场集会上,公开抨击NFL球员科林·卡佩尼克在奏国歌时单膝跪地的抗议行为,并呼吁球队老板“解雇这些不爱国者”,这一言论迅速引发体坛震荡,詹姆斯随即在推特上回应:“他试图用分裂的言论扼杀我们为正义发声的权利,体育从来不是政治的真空地带。”
此后,詹姆斯多次在采访中强调,特朗普的言论“加深了国家的裂痕”,并公开支持运动员以和平方式表达对社会不公的抗议,2018年,当特朗普撤销NBA总冠军球队访问白宫的传统邀请时,詹姆斯在克利夫兰骑士队的发布会上反击道:“白宫本应是荣誉的象征,但当它成为分裂的工具时,我们有权拒绝这种虚伪的仪式。”这场“白宫风波”成为两人公开对峙的第一次高潮,也标志着詹姆斯从球场领袖向公共议题发言人的转型。
升级:社会议题的碰撞与“沉默即共谋”的觉醒
2020年,随着“黑人的命也是命”运动席卷全球,詹姆斯与特朗普的冲突进一步激化,特朗普在推特上指责抗议活动为“暴乱”,并威胁派遣军队镇压;詹姆斯则联合多名NBA球员成立“投票改变”组织,推动少数族裔的选民登记,并公开批评特朗普“对种族主义的纵容”,在一场ESPN专访中,詹姆斯直言:“当最高领导者拒绝倾听人民的痛苦时,沉默就是一种共谋。”
詹姆斯通过其媒体平台《不只是个运动员》制作多期节目,探讨警察暴力与系统性种族主义,特朗普则多次在集会上称此类内容“煽动仇恨”,2022年,特朗普在亚利桑那州的演讲中讽刺詹姆斯“该专注于篮球而非政治”,詹姆斯次日回应:“我的社区、我的同胞正在挣扎,若我对此闭口不言,才是真正的背叛。”这场拉锯战不仅凸显了双方在价值观上的根本对立,更激发了年轻一代运动员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。

深化:从个人对峙到制度性变革的推动
随着时间推移,詹姆斯的行动逐渐从言论转向实践,2023年,他联合球员工会推动NBA成立“社会公正基金”,资助少数族裔教育与司法改革项目,而特朗普则在保守派媒体上抨击此举为“体育政治化的堕落”,2024年总统竞选期间,特朗普阵营发布广告,指责詹姆斯“利用影响力破坏传统价值”,詹姆斯则通过社交媒体发起“我们即变革”倡议,呼吁年轻人用选票回应“分裂政治”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场长达十年的交锋并非单向攻击,特朗普曾多次试图以“爱国主义”框架削弱詹姆斯的影响力,例如在2021年的一次采访中,他称“像詹姆斯这样的运动员忘了是谁让美国伟大”;詹姆斯则始终以草根动员回应,例如在2024年俄亥俄州投票权法案的争议中,他组织球员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支持,并公开表示:“我们不会因某人的言论退缩,只会因行动而更强。”
回响:恩怨背后的体育与社会变革
纵观这段历程,詹姆斯与特朗普的“十次交锋”早已超越个人矛盾的范畴,它反映了当代运动员在数字时代的话语权扩张,也揭示了体育作为社会镜像的本质,詹姆斯从一名篮球巨星成长为平权运动的象征,其行动催生了NBA球员在 jersey上印制社会标语、球队开放场馆作为投票站等具体变革;而特朗普的批评则代表了保守阵营对体育“去政治化”传统的怀念。
这场对峙亦引发了深层思考:运动员是否应涉足政治?体育能否成为推动进步的桥梁?詹姆斯的答案是明确的,他在2025年的一次播客中总结道:“体育教会我们竞争,也教会我们团结,当有人试图用仇恨撕裂这种团结时,我们必须站出来——无论代价如何。”
随着特朗普退出政治中心、詹姆斯步入职业生涯晚期,两人的直接交锋虽已渐息,但其遗产仍在延续,新一代运动员如卢卡·东契奇、贾·莫兰特等人,更频繁地在性别平等、气候变化等议题上发声;而职业体育联盟也逐步将社会正义纳入核心议程,这段恩怨或许终将淡出头条,但它所点燃的火焰,已彻底重塑了体育与世界对话的方式。